9月24日,由國家發(fā)改委、國家網信辦、工信部、交通運輸部、湖南省人民政府聯(lián)合舉辦的第四屆北斗規(guī)模應用國際峰會在株洲召開。
峰會前夕,北斗規(guī)模應用國際峰會專家委員會2025年第三次全體會議順利舉辦,高德地圖董事長劉振飛應邀參加,并受聘成為專家委員會成員。
在北斗規(guī)模應用產業(yè)化論壇上,劉振飛以“北斗指路 AI領航”為題發(fā)表了主題演講。他表示,今年8月,在北斗的加持下,高德宣布全面轉向空間智能,從“連接真實世界”向“理解真實世界”躍遷。
高德地圖董事長劉振飛
高德與北斗有著深厚淵源,2000年,第一顆北斗衛(wèi)星發(fā)射成功,高德也在兩年后成立,幾乎完整見證了,北斗這一自主知識產權高精尖科技的發(fā)展。過去二十年,受益于北斗的發(fā)展,高德已從最初的“一張電子地圖”,成長為鏈接十億用戶衣食住行全場景的一體化出行生活服務平臺。
據劉振飛介紹,高德在導航定位方面,早在多年前就已全面實現北斗主導,并成為北斗在民用領域最為典型、規(guī)模最大的應用之一。最新數據顯示,高德調用北斗衛(wèi)星的日定位量,目前已突破9000億次。
與此同時,高德通過高德開放平臺,將北斗的高精度定位能力提供了給廣大企業(yè)伙伴和開發(fā)者,為他們提供出行和位置相關的服務。目前,使用高德開放平臺服務的App數量超過40萬個,開發(fā)者近300萬人。
劉振飛表示,過去兩年,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高德也開始思考,北斗與AI可以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?最后得出的答案,是空間智能。
空間智能是一種能夠理解和預測真實世界復雜性的AI,也是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經之路。今年8月,高德全面轉向空間智能的同時,發(fā)布了全球首個AI原生地圖應用——高德地圖2025,讓AI從二維走向三維,從對話工具走向行動伙伴。
高德地圖2025中的AI助手“小高老師”,可通過調用子智能體和工具,為用戶定制個性化的最優(yōu)出行方案。上線一個月,“小高老師”的單日調用量突破12億次,月活躍用戶規(guī)模超過4億。
劉振飛稱,“以北斗為基石的空間智能,其實早已融入高德的各項產品”。例如,高德推出的交通視覺語言大模型,在北斗的加持下,讓每位用戶都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全局視角,提前3公里就能獲知前進路線上的擁堵、事故情況,并主動推送全局最優(yōu)決策。
在安全救援方面,依托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及全球覆蓋,高德去年上線的衛(wèi)星求救功能,目前已累計救助超過100人。
在高德的全球化征程中,北斗同樣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。自2023年上線以來,高德世界地圖已覆蓋全球超200個國家和地區(qū),支持16種語言,境外打車服務覆蓋30個國家。
劉振飛表示,“北斗已不只是中國的北斗,更是世界的北斗,現在,全球用戶都能通過高德,體驗到‘中國精度’?!?/p>
此外,高德剛剛發(fā)布的高德掃街榜,要將龐大的出行數據轉化為客觀公正的線下服務評分,同樣需要北斗和空間智能的支撐。數據顯示,上線首日,該榜單的使用用戶規(guī)模就超過4000萬人。
劉振飛指出,北斗的應用“只受想象力的限制”,北斗與空間智能的結合,擁有著巨大的想象空間?!皩Ω叩聛碚f,我們希望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用AI技術力量和應用生態(tài),更好地呵護人間煙火,讓廣大用戶的日常出行和生活變得更美好?!?/p>
相關稿件